机会成本:你为了a而放弃b的情况下,机会成本就是从事b所得到的收益。
这么说起来有点绕口,举个实际例子就明白了,你现在有100万去做生意,如果你辛辛苦苦一年之后手里的钱是101万,那么以机会成本的角度你这一年是白搭进去了,因为就算是把这钱拿到银行去然后回家天天吃喝嫖赌花天酒地,这样这个100万也都可以毫无风险的得到两个多百分点的收益。
沉没成本:无法回收的成本。
有一个帅小伙去嫖妓,付了台费之后进去发现小姐是如花。于是他面临两个选择:
1.闪人不玩,但是台费白搭。
2.闭上眼睛默默地承受。
这里台费是沉没成本,一个理性人-----经济学设想的世界有两个条件,理性人和对称信息。理性人做决定的时候只计算成本收益之类的东西-------一个理性人在这个时候不应当考虑沉没成本。他们在这里毫无疑问的会选择第一种,因为第一种只损失台费,而第二种除了台费之外还要付出自己的身体。选择第二种的人通常是被一种叫做损失憎恶的情绪所左右,这个情绪的起源是对浪费的恐惧。在经济学的眼里看来他们的行为十分低效,因为他们基于毫不相关的信息作出决定错误的分配了资源。在这方面有一个著名的例子就是"协和效应".
1962年11月29日,英、法两国政府签署了一个联合研制民用客机的协议——“超音速运输计划”,开始共同出资研制第一架民用超音速飞机的公司。刚开始的市场预测表明,虽然超音速飞机造价比一般飞机高出好几倍,但是市场的需求还是很旺盛的,因此协和公司觉得研制超音速飞机可以有盈利。与此同时,波音公司也在研制超音速飞机。同时,波音公司还在研制另外一种飞机,速度没有超音速飞机那么快,但是用油比较少,价格也要便宜很多,这就是赫赫有名的波音747 飞机。过了不久,国际局势发生了变化,中东石油危机的爆发使得石油价格大幅度上升,这对协和与波音来说都是一个全新的信息,他们都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研制计划。两家公司都发现超音速飞机由于用油厉害,运用和维护成本都很高,因此愿意定购的航空公司为数很少,要确保盈利恐怕是很困难的。在这样的情况下,波音公司毅然停止了对超音速飞机的研制,一门心思放在747飞机上面,而协和公司却继续超音速飞机的研制。协和公司的这个决定或许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第一家研制成功超音速飞机是一件可以载入史册的成功,又或者半途而废将影响到英国和法国的名誉等等。但是,协和之所以继续研制超音速飞机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当时协和公司已经为这个超音速项目投入了很多的钱,如果半途而废中止了这个项目,那么之前投入的钱就打了水瓢,这等于是浪费了纳税人的钱,这是不能被容忍的。在当时,这是一个非常打动人心的观点。结果,超音速飞机制成之后由于高昂的价格和运行成本,真的少有航空公司问津。本来英法准备制造1370 架协和飞机,最后只造了20架,而且没有国家买它,只好由英法两国自己的国有航空公司接收。仅仅从经济上来看,协和超音速飞机是一个很大的失败。
最后举一个股票的例子,提问:股票高位被套,该如何操作。
股票买入价格和现价之间的差价是沉没成本,所以做决定的时候不应当考虑高位被套这个因素,而应继续根据对股票未来的预期来进行操作,看多则买入,看空则卖出。不过我附近办公室几位炒股的做法通常是:下跌过程中一路补仓以降低平均成本,反弹开始如果价格没能回到平均成本则坚决持有。----结果也是如你所想,他们在股票上亏了不少钱。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