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段时间,重新看了下前两篇关于粉丝现象的学习心得,还是有点片面。
一方面是明显感到其中的态度有些傲慢,过于强调以个人理性对饭圈传统的审视,而且更多突出了其中的负面部分。
和之前的另外一篇读书笔记可以挂个勾。
启蒙时代以来,慢慢成为主流的思维方式是重视理性、轻视传统、蔑视权威。传统和权威的价值应当由理性进行确认。“怀疑一切”、“上帝死了”和“重估一切价值”,面对旧世界的沉重枷锁,这些豪迈的口号相当振奋人心。
对其的制动或者纠偏是浪漫主义对传统的维护:传统不是被强加的,和自然环境类似,它是留存下来的。即便经过革命或者变革时代对传统的大规模改变,远比人所能察觉到更多的古老事物将在号称改变一切浪潮冲击下保留,并和新的事物一起构成新的传统。
但即便在浪漫主义的视角中,传统也是和理性分立的。只是在理性能波及的范围之外,传统继续保留权利,它理所当然的制约着我们,规定了人们的制度和行为。
伽达默尔[1]提出,理性和传统并不存在这种绝对的对立。传统并不因为之前已存在事物的惰性,就自然而然的实现自身,它也需要肯定、掌握和培养。传统的保存是一种难以察觉不显眼的理性活动。
“我们经常处于传统之中,但传统不是某种另外的异己的东西,它一直是我们自己的东西,一种范例和借鉴,一种对自身的重新认识,在这种自我认识里,我们以后的历史判断几乎不被看做为认识,而被认为是对传统最单纯的吸收和融化。”
从这种角度看来,现存的各种传统总是一个由理性构成的特征解。
到了这里,仔细想想,有句话正合适。
所有传统一律理性,但有些传统更加理性。[2]
出于一些认知,我个人反对粉籍的概念、反对组织机场接送、反对以站子和粉丝会为核心的代理追星模式、反对各种试图将松散粉丝群体组织化和一致行动化的尝试。但考虑到组织构成的特征和目的趋向、现实条件的限制等等之后,还是要承认,在这些方面,现有的饭圈传统可能显得更加正确。
当然我还是不会参加集资。
另一方面对新技术兴起带来的生产提升部分陈述较少。即便现行粉丝经济形式在分配上存在各种不足,但是其带来的增量,已经足够使各参与方都获得更多的价值。粉丝范式的扩张也可以认为是自发的趋利活动。
同时四月份那第二篇中关于粉丝群体始终趋向非理性化的表述,并将其原因简单粗暴归结为引导,略有危言耸听之嫌。这个表述应该经过更多地观察确认;引导这个词过于人格化,将其归结为各相关群体的无意识集体推动更加好些。
被拿来作为不恰当例子的汉服圈和lo圈对“山寨”服装的集体讨伐,其动机可以来自于亚文化群体对优越感的强调、霸凌网络化的需要等等,商家不处于决定性的主导地位,更多是推波助澜和乐见其成。其整体的讨论逻辑和概念的设置不能归结到某个简单人格化的主体,它是所有参与者集体共谋凝结而成的传统。当亚文化群体试图对外展现其影响力时,所习惯的概念和讨论逻辑在新语境中可能荡然无存,必须克服这一点才能完成向主流文化的渗透和融合。
说些题外的。
表层一些的现象里,群体行为风格的变化的直接原因更多来自于其构成的变化。
以杨超越粉丝为例,其构成大致很粗略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二十岁左右的女性,二是三十岁左右的男性。前者是标准的追星少女群体,行为特征参照其他饭圈即可;后者硬要找个参照的话,我会选择各种本地户外运动小组的参与者。
这个构成是由创造101的广泛覆盖范围以及杨超越本人的特质所共同造成的。对比对照组可以看到:杨超越以外的101选手粉丝基本还是以追星少女为主;杨超越如果没遇到这种级别的平台,其特质也是严重受限:100的极限输出在球球宝贝选拔只发挥20的效果,通过刘杀鸡直播可以达到30,在101上才能达到90分。
101毕竟是个几年一遇的现象级节目。杨超越之后的打工轨迹中,吸引第二类粉丝的机会相对下降,同时追星少女群体的增长则是按部就班有迹可循。此消彼长之下构成重心慢慢变化,风格自然有所差异。
群体构成是行为风格的原因,行为风格反过来也影响构成。
101前杨超越的粉丝几乎可以不计,现如今遍布各地的粉丝组织更多是以产生兴趣、讨论、聚集这个经典过程产生的,更多保留了其原始所属平台的风格。比如糊逼论坛爱撕衣,以冷无缺著称,你就很难想象一个积极、热情、友善、把永远唯一挂在嘴边的粉丝以此为主基地进行活动。
现各粉丝群体往更加密切联系的方向前进,差异自然产生摩擦。饭圈传道者(我来科普一个常识)、政委(谁是我们的敌人,这是革命的首要问题)、狂热者(忠诚不绝对就是绝对不忠诚)、以小论文肃风正气者(我跟你讲这样下去药丸)、铁憨憨者(俺寻思着这样能飞)、成就爱好者(我发现了个野榜,来投票吧)、the bringer of war[3](因此,我宣布我们处于战争状态)、沉默者(……)、用脚投票者(我进来了我又出去了哈哈哈哈)等等等等互相熔炼,最终会如何变化,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