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气吗,生气就打钱。”
这个粉丝经典发言是这篇笔记最好的注脚。
你的愤怒应当通过打钱来表达。
看起来有点生硬,但在其发生的语境中却没那么突兀,甚至是顺理成章的。
趴在地上仔细想想,这还真是个奇妙的场面。
情感是个人对外界事物的某种感觉或体验。有个体的情绪,如好奇、恐惧、愉悦等;有在社会活动中产生更加复杂的情感,如参与感、认同感、归属感、优越感等。个体的情感与社会环境存在紧密联系,也表现出社会性,比如社会公众对不公的谴责,对自由平等的渴求,对公共事件的哀伤及愤怒等。
个人与众不同的体验情感和大众的共同集体情感,都需要通过一定渠道进行表达。尤其是后者,其本身是由个体表达的汇聚形成的。
信息技术的进步,为情感表达提供了更加高效便捷的途径,同时也将其整合形成一种资源,并发展出对此开发利用的各种形式。
情感劳动
henry jenkins提出了情感经济(Affective Economics)这一概念,用于概括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的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因素。[1]将其放置在现代信息技术产业语境中,这一概念可以用来表示商业科技公司将网民的情感,诸如欲望、同情、参与感、归属感、优越感等,通过表达即情感劳动转化为商业交易中的量化指标,以提升公司的资本。
对于文化产品的粉丝现象,在法兰克福学派的霍克海默与阿多诺等学者看来,粉丝们的消费欲求、意义生产与关系建立是文化工业所创造出来的虚假欲求与自我想象。[2]进入网络时代,互联网产业中“粉丝”或“粉丝情感”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商业意识形态宣传对人类本能的刺激与重塑,其目的在于建构大众在道德层面的“分享”欲望,从而将人们对存在感、优越感等情感追求,以及他们的休闲时间、集体智慧,或者用舍基所说的认知盈余[3]纳入资本生产过程中。
以小米公司的粉丝为例:此处插入小米公司期初的miui运营案例。
此时的商业意识形态是通过营造情感社区文化氛围,在社交媒体和各种社区中吸纳大量的情感劳工,产生商业价值和经济收益,由此完成对网民情感劳动的剥削过程。
异化和一种可能
互联网时代情感劳动化带来的变革之一表现为,通过在线互动仪式链构成的网络虚拟社区慢慢扩张,逐步将人类社会的部分社交活动扩展、转化为大型的在线数字劳动车间。在这个车间中,社交关系、情感乃至文化、历史等等都可以被商品化、货币化与劳动化,成为资本增值与产业发展的推动力量。[4]
以咪蒙的贩卖焦虑为例;
以创造101的议题设置为例。
同时,人们在互联网平台上的互动交往将受制于商业法则, 工具理性[5]超越价值理性占居主导地位,商业律令慢慢引导操控在线的交往过程,并由此造成对情感、精神价值与理性交往的漠视。网民对某一具体议题的讨论极易陷入到商业律令所建构的讨论逻辑和概念限定之中。
以原产微博的明星粉丝话语范式及其扩张为例。数据、粉籍(拉踩站街)、控评、反黑、排名、番位等。
以汉服警察、lo装警察为例。
在这个图景中,一部分网民被商业技术渐渐异化为无偿的内容生产者和商业广告的传播者,理性交流的光辉力量在此过程中慢慢失去光芒,最终非理性、去语境、口号式、宣泄式的交流和表达在这个群体中将占据主导地位。